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3岁,男孩,想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是每次和孩子一沟通,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喊他吃饭也不出来,感觉就像是在躲我,如何和孩子沟通好一些呢?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李晴宝贝呀1回答2023-12-21 12:46
匿名发布

1个回答

  • coco小宝宝

    12-21 13:38       TA帮助家长解决了268条亲子问题

    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自家的孩子太不听话了,你要他做东,他就做西,逆着你的思维去做事。这就是没和孩子沟通好,其实,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只有父母用心去学习,才能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下是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尊重孩子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也是需要被尊重的。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不答应,亦或是自己工作很繁忙,就告诉孩子待会再告诉你,事后又忘记了,那么,正确的做法是蹲下来与孩子对视告诉孩子自己有任务要做,用商量的语气,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因有任务要完成,稍后再回答我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耐心的等待,学会尊重人,父母亦是。

    2、学会倾听

    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

    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3、家长与孩子成为好朋友

    孩子需要朋友,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他不仅需要交往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还需要与老师成为朋友。同样,父母也要成为孩子的知己朋友,首先应尊重孩子,不要欺骗孩子,不要随意把孩子和他人作比较。其次要多陪伴孩子,有空时一边做事情一边与孩子一起聊天,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4、让孩子做自己能够做的事

    对于孩子能够做的事父母要支持,遵循孩子的意愿并给予孩子鼓励。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的父母却要求孩子的人生规划由他们来安排,还看到人家孩子做这样好,你也要跟他学一样。那么即便孩子听从你的意愿去做,但内心是很不开心的,途中会产生各种压力,影响你们的亲子关系。若是让孩子遵循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且能够做的事情,就会感觉到开心,信心满满。

    5、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时,他们会更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和孩子沟通时应该注意什么?

    1、建立平等的关系:父母应该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2、保持倾听: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3、鼓励表达: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重视。

    4、保持简洁明了: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5、提供选择: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提供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6、定期交流:父母应该与孩子定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7、注孩子的情绪: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误区:

    误区一、多说教,少倾听

    许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时间一久,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压抑住。

    误区二、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

    有些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家长说的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地失去了和家长交流的欲望。

    误区三、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有些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家长说的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地失去了和家长交流的欲望。

    误区四、不懂把握时机

    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就插进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到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

为你推荐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

0.1938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