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叛逆期的男孩子怎么去引导

家有叛逆期男孩子,怎么引导才是正确的?是宠着还是严厉,是严管还是放养,讲道理根本听不进去,打又打不得,急人。

曾经年少春衫薄1回答2024-05-15 09:03
匿名发布

1个回答

  • 阿玉Liyujing

    05-15 10:37       TA帮助家长解决了57条亲子问题

    家庭教育关键是方法和技巧,两极分化的教育并不可取。叛逆期的男孩子其实脾气特别怪,你逆着他的心意,他就会使劲给你对着干,你顺着他,他感觉你对他另有目的,又会担心这担心那的。

    叛逆期的男孩子怎么去引导

    一、理解和尊重孩子。

    做为父母,我们要认识到叛逆心理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认为孩子的叛逆就是故意跟你过不去或品行有问题,要学会尊重和理解,我们也曾经年轻过,曾经叛逆过,孩子与你对着干,你就不接招,孩子故意搞怪,你不为所动,只要去尊重、认可他,孩子慢慢就会自醒,感受到父母的爱,自然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

    青春期的孩子反抗的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反抗父母的权威,面对孩子叛逆的要求,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应该予以重视,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的满足感,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是不合理的,也个过程也是父母了解孩子兴趣爱好的过程,也发现孩子不良倾向的过程,倾听孩子的心声,找到与孩子之间共同的话题,减少隔阂。

    三、了解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

    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是有动机的,是好是坏需要我们思考的,对于一个上课睡觉、爱捣乱的孩子,一个喜欢穿个性衣服的孩子,去了解一下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要找正面的动机,而不是一味去批评否定,要是你对孩子背后的动机给予肯定,能接受的话,他就有种被理解和尊重的感觉,如果只看到错误行为,给这些行为贴上负向的标签,就会激发起孩子的抗拒,就会矛盾越来越深。

    四、避免粗暴和简单的说教。

    叛逆期的孩子最讨厌说教,特别是男孩,表现的更加突出,父母要学会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交谈,避免孩子情绪波动太大,要注意技巧,学会察言观色。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更不要粗暴的拳打脚踢,以为打了就会改正,其实只会增加孩子的仇恨,男孩尤其是吃软不吃硬,人的本性就是越禁止的事情越想去尝试。如果我们表现出理解和认可,叛逆的问题就可能因此解决了。

    五、转变教育观念。

    这个时候的孩子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希望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将他当大人看待,那我们就要从这个角度去做,有什么事和他坐下来,平等地交谈,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六、要多陪孩子。

    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陪他们出门,逛街,去看电影。陪伴的时候,能倾听孩子的心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重视。孩子也就会逐渐和父母说心里话,说他们的感受。

    叛逆期的男孩子的心理特点:

    1、或多或少的叛逆

    青春期,大部分孩子都会出现叛逆的的心理,这时候,他们向往自由,向往无拘无束,不想有任何人干涉他们的生活,即使他们所向往的可能会有些偏激,但是他们往往不太会在意后果。

    2、对权威挑战:男孩在这个时期会对权威产生挑战,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不希望被他人限制或控制。

    3、好斗争:男孩在这个时期会表现出好斗争的特点,他们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并希望通过争斗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力量。

    4、需要关注

    男孩在这个时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他们希望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理解,并希望通过亲密关系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5、脾气特别不稳定,情绪控制比较差

    比如容易激动,因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乱发脾气,有时总觉得父母特别唠叨甚至父母的意见、建议也无法听进去。

    6、可能出现虚荣心特别强的问题

    比如爱买名牌的东西或者喜欢打扮自己,甚至有些女性将自己打扮得特别的成熟、性感,如果已经出现了以上问题和表现非常有可能已经进入青春期,目前正处于叛逆期的表现。

    叛逆期的男孩子沟通小技巧:

    首先,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平等的心态去跟孩子沟通,就像朋友一样,这样孩子才会跟你说心里话。

    其次,家长要注意控制直接的情绪不能暴躁,更不能非打即骂。

    第三,学会跟叛逆期的孩子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

    第四,要学会接纳,叛逆期是青春成长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坦然面对。

    第五,借助第三方: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更愿意与第三方沟通,比如辅导员、家庭医生、教练等。让他们知道这些资源的存在,并支持他们去寻求帮助。

    第六,积极的反馈:当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或行为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扬,这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

为你推荐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

0.2303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