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孩子14岁,年龄也不小了,按理说应该懂事了,实际上我儿子还不如小时候可爱呢!越长大越气人,总说我不理解他,嫌弃我管得太多,我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确实有不足,所以想请教一些建议。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宁宁快乐成长1回答2023-12-22 13:29
匿名发布

1个回答

  • 布布爱你呀

    12-22 14:23       TA帮助家长解决了231条亲子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这种教育观念对孩子对家庭,有害无益。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关,教育孩子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千万不要动武力,骂和吵的方式来解决是不行的,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他更不服气,往坏的方面发展。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1、要有耐心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耐心是最重要的。不管是面对调皮的孩子还是内向的孩子,家长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孩子犯错后家长千万不要急着教育,因为生气教育孩子很容易冲动。要有足够的耐心让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教育孩子,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2、理解孩子的需求

    了解孩子的需求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方式。因此,父母需要花时间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孩子。这包括注意孩子的情感状态、兴趣爱好和学术表现。通过与孩子建立亲近的关系,父母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3、减少冲突,懂得顺应

    孩子表现出叛逆行为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粗暴的制止不能乱碰乱摸,不能放嘴里,不能大喊大叫”等等,然而效果却微乎其微。其实,顺应孩子让孩子适当吃点苦头或是自觉无趣才真正有用。

    4、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父母之间难免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难免会争吵,特别是在孩子面前忍不住吵几句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在孩子面前树立这样不好的榜样不利于他们成长,可能他们会认为这样争吵是必然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家庭的不和睦。

    5、赏识孩子,鼓励孩子

    俗话说得好“数落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做错的事,还不如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来鼓掌喝彩!我坚信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受表扬的孩子有潜意识的自信感,有肯定的正确的思考。相反,从小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性格孤僻、悲观。每个人都爱听好话,就更不要说是孩子。他们虽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一味地挖苦、打骂,势必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是必不可少的。

    6、以身作则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因为样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在孩子的潜意识他不知道这事情是对还是错,所以如果父母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要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如何为人父母,严于律己,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就是改正或者补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

    1、注意言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也影响着孩子的三观。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2、心态平衡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父母要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将巨大的期待压迫孩子的成长。孩子还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要适当的对孩子鼓励教育,而不是过量的批评教育。

    3、良好沟通

    沟通是亲子关系和谐的桥梁,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发展。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顺畅了,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理解孩子的做法。

    4、独立能力

    父母的过度宠溺,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任何事情都需要依靠他人。父母对孩子适当的进行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困难,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教育孩子的误区:

    误区1:家长的目标,就是孩子的目标。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充满了期待,把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全部压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一个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结果是亲子关系完全破裂。

    误区2:对孩子过分干涉。父母过分干预孩子的背后,其实是对他们不够信任,不相信孩子可以做的更好,而这往往是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缺乏自信的原因。

    误区3:不听话就打孩子。暴力教育可没有什么好结果,棍棒底下有时候不一定出孝子,而会出一个和你渐行渐远的孩子。

    误区4:严格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古语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靠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层次。指责、批评、命令、说教,为次之。这些方法,看似严格,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为你推荐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

0.0740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