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帮-初中

初中

初中首页 学习 成长 生活 情感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帮 >  初中  >  孩子读初中不想去上学怎么办

孩子读初中不想去上学怎么办

Y不卑不亢分享

2023.06.14 14:52

320浏览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考不上好的高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很多初中生,一早就下定决心,学一门技术。与其学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不如掌握一门好的手艺,到哪儿都不怕。家长要改变孩子这样的想法,请看以下的内容。

孩子读初中不想去上学怎么办?

1、不要一味责怪孩子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一掉队,就各种着急,把一切过错推向孩子。结果孩子不断承受着负面的批评时,它的反作用就施加到学业上,让孩子有厌学的情绪。事实上,如果家长懂得为孩子“撑腰”时,孩子往往能为家人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2、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孩子的自我鼓励可以帮助他时刻充满学习的动力,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把握一切适当的时机,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告诉他只要他动手去做,他可以做得比任何一个人都好。还可以引导孩子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以及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当孩子圆满完成时,家长就可以赞美孩子,并可以给他一些实质性的奖励。

3、调整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

不要片面追求孩子的考试分数和班级名次,而是要多看孩子的进步,给孩子肯定和表扬。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要多体谅孩子,多宽慰孩子,多鼓励孩子,要用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不是批评、说教,更不是责怪、打骂。

4、教会孩子要有正确对待失败的心态

学生应认识到,学业的暂时失败,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学习,长期的连续的成功会和长期的连续的失败一样对学习不利,因为一直成功的学生自己心中有种暗示,以后不用继续努力照样能成功,渐渐地学习动力会慢慢变弱,学习成绩降下来,学生还会想不通,此时若再加上其他的个性因素,就有可能厌学。

5、帮助孩子应对困难

当孩子眼中已经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再告诉他要振作、不要逃避,大多是徒劳的。他更需要的是外界给予理解、接纳和共情。和孩子沟通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着手,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6、懂得倾听

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极大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也可以观察,即便是同样家境的两个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会导致两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所以倾听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其实就是在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

孩子读初中不想去上学的原因:

1、孩子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只是接受父母和老师的“填鸭式”灌输。学习是盲目的,自然就缺乏学习的动力。

2、孩子即使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愿意努力学习。但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他们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就产生了一种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好成绩的郁闷心态,然后我就放弃了学习。

3、在学生时期,老师会让好学生上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顾名思义,好学生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习策略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律。如果“依葫芦画瓢”,可能达不到自己心中的预期。

孩子读初中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家长应该平等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按照一般人际关系准则行事。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2、努力增加孩子的知识量

通过小学六年语文知识的积累,初中,尤其是初一初二,孩子们的语文基本知识已经获得长足发展,这个时期还没有中考的压力,是阅读课外书籍的黄金两年。家长应该安排孩子大量阅读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文学名著、古典名著、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科普知识等。精读泛读随孩子的兴趣。耽误了这个阶段,孩子一定会缺少知识链接。

3、尊重孩子跟孩子平等交流

进入初中后,孩子开始发展自我,寻求独立,也就说明孩子开始长大了,有了自我意识,这时候最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当初中孩子感到父母作为一个平等的个体对待时,也就不会通过叛逆的方式来争取自主了。

家庭教育帮初中频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

0.039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