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家庭教育帮 > 学科知识库 > 历史

春秋和战国是一个时期的吗

历史2023-11-06 17:21:04

经常见到有人把春秋和战国结合起来,称之为“春秋战国”,“春秋”和“战国”真的是指同一时期吗?如果两者不是同一时期,又该怎么区别?

春秋和战国是一个时期的吗

不是。

春秋和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各国间相对比较安定,虽然各国之间互有征伐,但握手言和时常发生。战争目的不是以侵略为主,而是以对方臣服为止。之所以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以点到为止,是因为春秋时期人们接受“礼”的教育,受到“礼”的约束,一切尊巡“礼”来行事,不会超越“礼制”。“礼”是西周的周公旦所创,其中规定人们的尊卑级别,长幼有序,光明磊落,不趁人之危,等等。自从周公旦自西周开创“礼制”以来,经过了几百年的洗礼,“礼”已经深深的埋入了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了春秋时期的独特文化风格。

春秋时期的战争,最能体现出春秋时期独特的文化风格。春秋时期的战争,不会直接出兵,而是先下战书,然后约定好在哪一个平地上进行。在平地上,双方准备就绪之后,然后主帅一声令下,各派车兵,先进行相互冲击,在下令全军出动,比拼的是谁更勇猛,期间不耍阴谋诡计。

战国时期:

中国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公元前475年持续到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延续,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衰落和秦朝统一之间的过渡阶段。

战国时期的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共有七个主要的国家:秦、齐、楚、燕、赵、魏和韩。这些国家之间相互争斗,进行战争和外交斗争,力图争夺霸权地位。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例如韩非子、荀子、孟子、孙子等,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变革。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建设兴起。同时,各国之间的战争也推动了武器、战术和军事组织的进步。战争的残酷性和频繁性也使人们开始思考权力和国家的本质,出现了许多关于政治、军事、哲学和道德的著作。

最终,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厮杀,秦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代。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和文化遗产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发酵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首先在历史上的“名称”不同,春秋主要是从孔子的《春秋》得来的,而且这两者的时间基本相吻合,另外那个时候的战争多发于“春天和秋天,”也因为这个原因叫做春秋。而战国时期的最大特征便是战争的发生期不在受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发生,国与国之间所谓的礼、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纷争,”故而得名战国。

其次两者的战争构成不同,春秋虽然只有五霸,但是大大小小的国家却有上百个,诸侯与诸侯之间并不以消灭对方为主,而是以“争霸”为主要目的,简单的意思就是将对方打服,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以“领土扩张、灭国”为目的。出现这种形式的转变主要和当时周王朝的变化有关系,春秋前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所以各大诸侯国并不敢太猖獗,而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再也不是金紫檀的顶端,仅仅成了中原大地上一个高贵的摆设。

最后春秋和战国时期表现出来的时代潮流不同,春秋时期诸侯在周王室统一管辖下治理地方,政权与政权之间彼此混战,而到了战国时期则变成了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混战,后者更能加快民族之间的融合。另外春秋时期国家的制度还是奴隶制度,各个政权之间大多是一家主政,而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则出现了(家族势力),多个家族掌控着一个国家,他们开始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抢夺其他国家的土地、人口、财货为自己所有。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

0.0415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