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帮 >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时间:2024-04-13 07:58 阅读:362
  •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路程。父母只能陪伴孩子走完一段,他的人生还是要靠他自己走下去。父母应该做的是等待、陪伴、引导。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给孩子帮助和引导。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一、对孩子少训斥

    训斥孩子,在有些父母看来是理所当然,有很多父母觉得“棒打出孝子”。现今社会殴打孩子是违法行为。孩子对社会的认知毕竟有限,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老实说,训斥孩子,也是父母的不得已的行为,他们其实是担心孩子,想了解孩子,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是,孩子对没来由的训斥是厌恶、反感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对不明白的事情的点拨、指导和帮助。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只有父母尊重信任了孩子,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把父母当朋友。

    二、掌握好平衡

    父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平衡好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空间和私人领地之间的平衡。这的确不容易做到。但是这对越来越独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三、接纳孩子的情绪和不完美

    11-02 17:52 查看全文>
  • 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怎么和孩子沟通

    很多时候家长在不得已的情况要离开孩子身边。而有些孩子很不听话。跟他沟通没用,硬来也没用。如果同时还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大部分时间只能通过电话与孩子沟通,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怎么和孩子沟通?

    1.认真地、真诚地听孩子说

    对孩子说,“我正在电话这边认真地听你说话,你心里的快乐、幸福、悲伤和痛苦我都想听并且愿意感同身受,试着说出来好吗?”

    这是与孩子沟通的第一步,认真、真诚地倾听,给予合适的回应,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和接纳他。为孩子创造选择的机会,并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选择。

    2.恰如其分的肯定

    这一步让孩子建立自信,坚持自我的主见,还能帮他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人在被肯定时大脑中会分泌“多巴胺”,它能使我们快乐,并且有动力“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04-13 07:58 查看全文>
  • 父母怎样和孩子沟通

    家长要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要主动降低高高在上的姿态,蹲下身来,和孩子平等对视。当降低视线以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孩子的世界,你会和孩子感同身受,你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和思考孩子的问题,这样就给家长和孩子有效沟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父母怎样和孩子沟通:

    一、沟通的心法是爱与尊重

    父母与孩子沟通之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尊重孩子。作为家长要从人格上尊重孩子,对孩子就像对其他成年人一样,比如你面前如果是你的同事,你是不会随意贬低他,或者给他贴标签。如果用对待朋友的态度带着尊重去跟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就会体验到自尊。这里的“爱”不是类似“我为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的逻辑,也不是“都是为了你好,我才会这样付出”为借口去绑架孩子的自由意志。爱与尊重,就是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愿意用稳定的情绪耐心的倾听孩子,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二、沟通的氛围

    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而是加强情感的连接,首先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得比你的伴侣更加重要。在我看来,夫妻关系是第一重要,心理学上说,家庭里横向的关系大于纵向的关系,因为有了牢固的夫妻关系,才有了牢固的家庭,有了牢固的家庭,孩子才会有一个正常、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谐的家庭关系造就情绪良好的孩子。另外,父母以肢体接触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比如抱抱孩子,跟孩子沟通时眼睛看着孩子。

    三、沟通技法层面

    04-08 09:13 查看全文>
  • 孩子不理解父母父母该怎样去和孩子沟通

    孩子并非无法沟通,相反,孩子很好沟通,前提是你真的是在和他沟通。沟通在乎于你来我往,互有听、说,互相有倾听和表达的权力,而且是相互尊重的,相互平等的。当一个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其动机只有一个:跟家长沟通是无效的,是难受的。

    孩子不理解父母,父母该怎样去和孩子沟通:

    1.学会鼓励孩子。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出现比较极端的表现都与家长一味地批评有关。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当孩子做不到时就会训几句,但经常被批评会让孩子很反感,从而出现过度叛逆的情况。所以,家长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当看到孩子的表现与以前有较大改变时,就要及时进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肯定。比如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就必须要鼓励。

    2.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家长跟孩子的交流通常会以要求或命令的口气进行,但孩子越长大,越反感这种对话,他们希望家长能以同龄人的视角和自己交流。家长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和孩子交流时,也尽量以探讨的口吻进行。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关闭交流的正常渠道。

    3.要抓住孩子确实做错的事情严厉教育。看了以上两点,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这也太迁就孩子了。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确实做错了,家长一定要抓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而且在教育前,一定要想好如何步步为营,最终让孩子心服口服。既不能每天为了一点小事说不停,让孩子烦了;也不能训着训着结果被孩子抓住了漏洞,说得家长哑口无言。

    4.试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比如孩子在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去干预,按照家长认为对的方式去做,比如喂饭,家长的出发点是怕孩子把饭菜弄得满桌子都是。如果你放手让孩子自己吃,等到他需要你的时候在帮忙,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学会自己吃饭了,慢慢的,也不会弄到桌上。

    5.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比如孩子很爱吃糖,一般的家长都会说,糖吃多了会蛀牙,但孩子还是不听话,继续吃。但是你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糖吃多了会蛀牙,蛀牙要去医院拔牙,会很痛,这个后果你要自己承担。这样来说,孩子会觉得你是站在他那边的,这样孩子就能听进你的话。

    04-08 09:13 查看全文>
  • 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

    很多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和社会人士混在一起……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自身的原因。因为我一直相信孩子生下来时就是一张白纸,在童年青少年时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和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父母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

    一、评价孩子要多元化

    虽然在学校孩子的成绩尤为重要。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尺。家长动不动就说:你这次又没有考好。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家长除了关心孩子成绩,还要关心孩子在其他方面令人可喜的进步。画画不错,对长辈有礼貌,说话有条理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呀。如果家长都不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别人怎么能看到你的孩子的优点呢?

    二、陪伴是无声的爱

    陪伴的过程就在进行沟通,这种情况下的沟通最轻松,也最能让孩子放下戒备。大多数快乐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把埋头挣钱看作是第一大事,其实,陪伴孩子也很重要。周末的时候,可以一家人去公园草地上打羽毛球,也可以陪孩子打篮球,看场电影,相约去野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孩子一起散散心,既可以缓解工作上的疲劳,也可以让孩子暂时摆脱学业压力。

    三、观察事情,客观描述,不要主观评论

    04-02 07:46 查看全文>
  • 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通往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是缩短心与心之间距离的钥匙,是对子女们爱的敲门砖。爱有多深,情就有多长,孩子是父母一生唯一的财富,是谁也夺不走的独一无二的骨肉亲情!祝福我的一儿一女生活美满,幸福快乐!

    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一、好好说话

    有话好好说,不仅适用于平时的社会交往和职场,也同样适用于家庭。因为家里就这么小的一个范围,就这么几个人,如果不能好好说话,那种氛围的压抑程度是十分严重的。经常能见到各种情况下的父母,训斥孩子就象骂牲口一样,嘴根本就没有把边的,什么难听说什么,情绪相当激动,而且会让人觉得,被训斥的孩子是不是亲生的。一旦你信口开河,随意谩骂的时候,孩子是相当抵触的,但他可能不敢顶嘴,不敢还口,但是心里的抗拒是无限的,所以根本起不到任何的说教作用,长此以往,会更加增加孩子未来的叛逆性。

    二、平等地位

    在家里,孩子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其实很多父母走入了一个误区,忘记了小的时候同样也曾要求过平等。把孩子放在一个完整个体的角度去看待,别管他多大,他多小,他的自尊性是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并不是哪一天他就突然有自尊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父母要知道孩子该如何去养成习惯,而不是完全把你自己的意志传达给他,需要去知道哪个阶段孩子最需要什么。

    三、凡事好说

    04-02 07:46 查看全文>
  • 和孩子班主任沟通的技巧

    孩子上学之后,父母们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行为表现,除了孩子自己的陈述分享之外,很重要的一个了解的渠道就是与孩子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并且,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父母与孩子班主任之间的沟通联系是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和班主任的沟通,才能对孩子的情况有一个更清楚的把握。

    和孩子班主任沟通的技巧?

    第一,被动沟通。

    被动沟通,就是老师主动找你,一般不是什么好事,见老师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1)理解。

    老师把家长找来沟通,无论说的话是否好听,都是老师责任心的一种体现,绝对不是故意找你和孩子的麻烦。

    家长不妨耐心听老师诉诉苦,然后听听老师的建议,配合老师的计划,做出主动教育孩子的姿态。毕竟孩子是自己的,老师觉得你很重视,老师也会更加重视。

    03-28 07:55 查看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

1.213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