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家庭教育帮 > 学科知识库 > 历史

鸿门宴在哪里发生的

历史2024-01-23 17:17:24

鸿门宴遗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处。这个宴会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一次重要的政治交锋,也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具体的故事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鸿门宴在哪里发生的

鸿门宴遗址位于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只有2.5公里,是骊山风景区中最北的旅游点。公元206年在此发生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千古一宴——鸿门宴,在宴会上汉高祖刘邦厕遁而出,继而发动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由此奠定了400年泱泱大汉王朝。

鸿门宴的经过

当时,楚国的军队想要攻下关中之地,到达函谷关时遭遇刘邦军队把守不得进入。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到达咸阳,更是怒上心头,攻破函谷关直入关中。

驻军霸上的刘邦还没有与项羽相见,军中有个叫曹无伤的人派人前往告知项羽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项羽气恼,整备军队想要攻打刘邦。

当时项羽所率军队有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仅10万,驻军霸上。亚父范增也说刘邦这次入关不贪财富不恋美人,一定志向不小,快快攻打不要错失机会。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私下与刘邦的谋士张良要好。得知项羽欲攻打刘邦的项伯便快马加鞭告诉张良,想让张良与他一同离开避祸。

张良重义,于是将这件事告诉刘邦。刘邦知道后很害怕,问张良有什么办法,张良提议让他去告诉项伯刘邦没有背叛的心思。

刘邦又问张良为什么与项伯有交情,张良一五一十回答后,刘邦就让张良请项伯入内。刘邦与项伯祝酒,很诚恳地说自己不敢有丝毫背叛之心。

项伯听信,连夜赶回告知项羽好好对待刘邦,项羽答应。

第二天,沛公带着一百多人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说小人之言让两人产生误会,项羽告诉他是曹无伤说的。当天项羽就留下刘邦,开宴饮酒。

宴会上亚父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想让他采取行动,项羽都假装没有看到。范增没办法,召来项庄让他假意舞剑杀沛公,然而项伯多次护刘邦,未能成功。

张良看到情况危急,出门找樊哙解困。樊哙的豪爽直率得到项羽欣赏,两人饮酒食肉,樊哙为刘邦说了很多好话,更让项羽放松警惕。

宴会过了一段时间,刘邦假装上厕所,趁机叫樊哙出来,告诉樊哙他想走但是还没有跟项羽告辞。

樊哙劝刘邦“不拘小节”,况且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于是刘邦决定离开,同时让张良留下来道歉。

刘邦将带给项羽和范增的见面礼交给张良,骑马从小路逃跑了。

待刘邦离开,张良进入军营致歉,项羽接受了玉璧,亚父摔碎玉斗,回到军营的刘邦立刻将曹无伤诛杀了。

鸿门宴精彩台词

这部楚汉争霸时代的精彩历史大戏一直收录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其内容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这里就不做重复介绍了。

如果把鸿门宴看作一部古文电影,最值得欣赏的无疑是刘邦和项羽两个集团里最出色的几个演员的关键台词。整个刘邦集团出色地展示了杰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个人表演能力。

首先是总导演张良, 他对鸿门宴前(引见项伯给刘邦),鸿门宴中(关键时刻请樊哙入场),鸿门宴后(刘邦逃走后,稳住项羽)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同时客串了出演了男三号。

他在鸿门宴中留下了第一句成语:“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其次是男一号刘邦, 在得到张良的剧本后,他开始了正式演出。刚到鸿门,对项羽说的开场白,撒谎都不用打草稿:“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一句话,化解了项羽的怀疑。

再次是男二号樊哙,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帮助刘邦出逃时,留下了第二句成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反观项羽集团, 其表现可以说是一盘散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各自为战,最终失去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以最少的代价消灭刘邦。

首先是一意孤行的项羽。面对刘邦的开场白,白痴般地说出了以下回答:“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其次是老谋深算的范增,从一开始就观察到刘邦才是未来项羽最大的敌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可惜忠言逆耳,项羽从来就没能听进并实施范增的任何计谋。

再次是义薄云天的项伯。他是个身在项羽集团,为了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拯救刘邦的关键先生:“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羽输给刘邦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几点

1. 项羽自身的性格弱点:他为人仁慈、心肠软,缺乏果断和决断的能力,面对困难容易犹豫不决。同时,他过于自负,轻信奸诈之人,导致身边谋士不充足,对局势的判断出现失误。

2. 战术失误:在鸿门宴中,项羽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错失了杀掉刘邦的时机。此外,在垓下之围前夕,项羽仍然选择正面强攻,而没有采用其他谋士提出的夜遁之计。

3. 政治野心与现实差距:项羽拥有强烈的政治野心,但他的政治智慧和策略相对缺乏。他无法有效地驾驭部下,导致内部矛盾重重。这也使得他无法长期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

4. 刘邦的领导力和团结力:刘邦善于笼络人心,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拥有超凡的人格魅力。同时,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坚定自己的立场和目标。

刘邦性格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刘邦善变:刘邦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审时度势。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秦亡后,刘邦敏锐的知道,他和项羽的关系由亲密战友关系转变为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而且不可调和,无法改变,而项羽却浑然不知。为了抓住项伯这根救命稻草,可以放下身段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鸿门宴樊哙闯帐之后,见危机四伏,性命堪忧,于是借口如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吉!

二、刘邦善容: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在生死收关的选择面前,作为一个与刘邦没有血缘关系的谋士,张良却说出“亡去不义”的惊人感人之语,除了共图大业,利益相关,刘邦任人唯贤之外,恐怕与张良对刘邦本人魅力与能力的认可不无关系。

还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如:刘邦到达霸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的苛刻法律全部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也为他后来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刘邦善任: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比如,鸿门宴前,张良对刘邦表现出高度的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作出正确的策略,可以说,刘邦集团在鸿门宴中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谋士贤才在刘邦这里有充分挥洒的自由天地,而刘邦也正因为能够从善如流,才化险为夷。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刘邦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是刘邦打败项羽后,自鸣得意,总结成功经验。引以为傲的是自己非常重视人才,庆幸自己能不拘一格降人才,择天下英雄而辅之,从而夺取了天下!

四、刘邦善谋:刘邦重“智”。刘邦在军事战略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鸿门宴之前,他巧妙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麻痹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保护。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卑躬屈膝。而且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紧紧抓住项羽重“义”的弱点,大做文章。赔罪时,项羽曝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却牢记在心,回营后,“立诛曹无伤”。如此种种,皆体现了刘邦善用心机。

其他史料也可以证明。比如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再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再比如垓下之战时,下令在楚营周围吹起悲歌,哀音重重,使楚军无心恋战。

五、刘邦善辩:刘邦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善于应对。 “距关,勿内诸侯”,实则“欲王关中”。而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到鸿门后,他抓住项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语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两人“戮力而攻秦”,是亲密的战友;又说自己“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了。

鸿门宴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鸿门宴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是由无数个瞬间的决策和行动构成的。每一个英雄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决策,这些选择和决策或许会带来成功,或许会带来失败,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

鸿门宴是一个历史事件的缩影,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无常。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英雄们的智慧、勇气和决断力。他们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历史的走向。

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要感叹英雄们的伟大。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段传奇故事,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对象。鸿门宴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历史的经典,被人们传颂至今。

总的来说,鸿门宴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气和决断力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英雄们总是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历史,正是由这些英雄们的抉择和行动构成的。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鸿门宴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提供指导和启示。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

0.041405s